您的位置:首页 > 美妆 >

如何看待中国元素在当代时尚中的应用与创新?-全球观点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 2023-01-11 17:32:38

如何看待中国元素在当代时尚中的应用与创新?


(相关资料图)

参与:冷芸时尚4群群友

时间:2022年11月26日

庄主: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参与者: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Noon-上海-9群副群主、凯丽-杭州-买手、阿豆豆-上海-2群副群主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中国元素在世界时尚舞台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因素,如何看待中国元素在当代时尚中的应用与创新呢?

|一|

中国元素在西方设计中的运用

1.酷爱中国元素的外国品牌

我对于中国风的时尚应用感兴趣最早是因为2015年Met gala某女星的红毯,自此我发现中国元素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各品牌的灵感源泉之一。尤为酷爱中国元素的外国品牌有DIOR、ARMANI、YSL等。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Anna Lau发帖)

这是1951年DIOR的作品,服装的剪裁和版型很西方,但是在服装上加上草书让整体变得有趣了。我感觉国外大牌中相对来说最爱用中国风的就是DIOR,这应该是与设计师本身的喜好有关。DIOR有关中国元素的作品大多是John Galliano在时设计的,运用了很多中式印花、剪裁等极具特色的细节。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Anna Lau发帖)

2.西方时尚对中国元素的过度创造

芸友艺航认为西方服装品牌的设计虽然很惊艳,但是他们所呈现的是中国元素或者国风的某一些面,中国文化“含蓄沉稳的文化属性”内核没有展现。希望更多外国设计师可以看到在明艳浓郁的中国色彩和元素中,还有沉着内敛、含蓄简约的存在。比如之前我们熟悉的一部影视剧《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里面,低饱和度的色彩服饰,也很有韵味,我很赞同芸友艺航的观点,不是只有高饱和度,低饱和度的色彩也符合传统中国的审美。很多西方服装品牌的设计非常漂亮,元素都非常中国风,但是服装所呈现出来的意蕴很西方。但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不是单一元素就能进行完整表达的,在色彩上,芸友推荐《中国传统色》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中国历史上有记录和运用的色彩以及他们的名称。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Anna Lau发帖)

这是我最喜欢的系列,是ARMANI 2015年的竹元素系列,我认为这个系列的中国风体现出了 “含蓄沉稳”的意蕴。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对中国风运用比较好的品牌,大家有没有对于中国风应用明显水土不服的案例?我想到的第一个案例是维密2016年的大秀。

(图片来源:百度“维密2016大秀”关键词搜索)

整体秀场给我一种马戏团表演的感觉,对中国元素“过度创造”,并且让人感受到的更多是元素刻意堆叠的设计。而且维密本身的性感,开放调性和传统中国含蓄的调性就是两个极端,在我看来如果当时多用一些旗袍元素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在中国元素在时尚中的应用上,有一点也是很难忽视的,那就是外国人很难分清东亚各国的文化。

(图片来源:Bilibili@音乐猛抬头)

比如这个演出就是中日文化大荟萃。其实日本的文化输出做的挺强势,相比来说我们的文化输出就稍显劣势了。之前有博主(不止一个),在国外留学身着汉服表演才艺,被当地人以为是日本人。但随着我国民族自信提升和物质条件的发展,文化输出和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意识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把中国文化(汉服、古筝、琵琶等文化)带到了国外,让更多人知道了华夏民族的渊源和元素。

3.中国元素传播的旅程和途径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黄柳霜词条)

黄柳霜是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按下手印的华人明星。我觉得她的形象为旗袍的传播助力了不少。她在电影中经常身着旗袍,扮演着西方人眼中刻板的“东方印象”。电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时尚的方式。不知道大家看过末代皇帝没有?我前段时间看了当时负责《末代皇帝》服装的设计师的采访,感觉他们对时尚的研究很认真,很有造诣,对服装的细节也很考究。

但是在2000年《卧虎藏龙》以后,好莱坞已经很少有关于中国元素的电影了。所以我觉得新时代传播中国时尚的重任主要落在了独立设计师和留学生们身上。我推荐一个中国风设计不错的品牌:楚和听香,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

(图片来源:楚和听香官方公号推文文章)

|二|

中国元素在中国当代时尚中的发展

大家喜欢的以中国风设计为主的当代设计师有:郭培、兰玉、周立言、张突然、劳伦斯许。另外还有很多传播中国风的年轻设计师,只不过目前他们还很小众,没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芸友凯丽提到很多品牌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品牌的新年系列运用比较多的中国风元素有12生肖的元素,很多品牌都会用来做营销。

另外留学生对于传播中国时尚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我经常看到一些留学生博主会穿汉服出街。现在汉服的设计制作不仅好看,种类也非常多。汉服在日常工作穿着或者走动不方便,但是在节日期间穿汉服也很有氛围感。现在很多汉服爱好者会各种汉服主题活动,给衣服赋予了一层文化意味,让汉服更高级了。在文化输出的实际情境中,我们发现很多困难,在于中国有许多理念中国人自己明白,对外国人而言却很难理解,所以传播起来会有壁垒。但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差异也会产生一种交流和碰撞,这种交互是文化传播的必经过程。

|三|

中国元素走向何方?

如果中国元素想要传播得更远更广,我们应该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或者努力呢?芸友凯丽认为需要传递正向舆论,支持优秀内容;芸友艺航认为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需要把谦虚,低调,转换为有质感的高调,属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那就是我们的,可以和世界分享,但绝不允许搬运和“侵占”。其次,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华的瑰宝,包括非遗传承以及古建筑,甚至还有濒临灭绝的物种等等都是需要政府和每一个华夏子孙一同保护、捍卫的,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设计要真正走向国际,需要政策上对中国本土设计和品牌给予支持,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坚持。

我觉得大家说的这些都很对,但是有些点其实挺难做到。比如别国对于中华文化的挪用问题,谎话说得多了也就成真话,尤其是我们还处在文化输出的弱势地位。但我们还是要支持国风品牌,未来中国风的传承还是需要更多优秀的独立设计师,增加在西方时尚中的曝光度,同时创造更加贴合时代需求的内容。

还有一些时尚资源的整合也可以辅助中国元素和文化的输出。比如时装周、国外独立站和买手店的合作,也是一个可以落地的方法和方向,以此来扩大时尚领域中东方美学/中国元素的影响力。另外像今年大火的Tiktok感觉也是个不错的文化宣传渠道,以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形式,有脚本的输出中国故事,应该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

上海时装周跻身全球四强 数字大潮席卷时尚业界

通过上图的排行可以看出上海时装周现在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9月29日发布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2021)”显示,上海时装周以0.4519的总得分位列全球时装周排名第四位,且得分逼近第三名的伦敦时装周(0.4541)。指数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时尚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产业链正在经历长期、深层次的变革,整个市场格局和结构面临重构。”(引用自《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2021)》)

庄主总结 

一、中国元素在西方设计中的运用

1.酷爱中国元素的外国品牌:DIOR,ARMANI,YSL等。

2.西方时尚对中国元素的过度创造

不合适的元素采用、东方典雅含蓄意蕴的丧失、中日文化的混淆。

3.中国元素传播的旅程和途径

电影中的传统印、时装周上的中国品牌、越来越多的中国风独立设计师、留学生。

二、中国元素在中国当代时尚中的发展

1.中国设计师共有身份的变迁:从接受者到传承者再到创新者。

2.逐渐在世界时尚舞台崛起的中国设计师们:郭培,劳伦斯许,张突然等。

3.汉服文化的强势崛起,体现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时尚品味的转换,有助于发扬中国文化。

三、中国元素走向何方?

1.通过合理采用,大胆创新使传统文化元素更加适合当代时尚。

2.借用和挖掘更多传统中国哲学理念,山水画,文物等创新传统东方美学元素。

3.支持国风文化,培养更多优秀国风设计师。实现时装周,买手店,独立站的整合,利用跨境电商或者短视频进行宣传,扩大时尚领域中东方美学/中国元素影响力。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标签: ARMANI 中国故事 中国设计 发现中国 中国元素